找到相关内容141篇,用时39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生忍、法忍、无生法忍

    之中说,无生法忍在于初地,或在忍;菩萨璎珞本业经说无生法忍在,华严经说无生法忍在,占察经说无生法忍在前凡夫。(中略)无生忍有六,(一)闻慧在前,(二)生胜解在后,(三)...、安忍,即指堪忍违逆之境而不起嗔心。大乘义章卷十一(大四四·六八五中):‘于法实相安住名忍。’法忍通常有苦法忍、道法忍之别。苦法忍系指于‘见道’之时,忍欲界苦谛之理;道法忍则系忍道谛之理。又大乘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0235743618.html
  • 受菩萨戒之功德

    所谓︰“远离恶友,常遇善缘,收摄六情,守护三业。”  第八觉悟,生死痛苦,发大乘心。所谓︰“要修大善,莫若发广大心,一发大心,超过修行历劫。”  《华严经》说︰菩萨有七,五十二个层次。  一、,信心未成就者是凡夫,信心已成就者,即,可以降伏见思烦恼,是外凡夫,向外求理,未能息相,三轮不空,自觉分多。  二、,生法王家,安住华屋。  三、,广行六度,摄物利生。  四、回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582147659.html
  • 天台大师之性恶思想观

    已见“证中道佛性理”,断无明见惑,显真应二身,及与百佛世界济度众生,至等觉后,断尽无明、烦恼、习气而进入佛的。如是别教菩萨,即在住、行、回向的三十心,而断界内惑,制伏界外之无明,至回向的后心起之初地,始能断界外之无明,以断一品无明,证一品法身,而精进到地,至等觉后,心始能断尽无明的。但圆教菩萨,即在,已断界内惑,而制伏界外惑,住乃至等觉,即断尽无明的。可是,圆教的无明,无有自...

    慧岳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5300256631.html
  • 禅师与转世

    发心菩萨是[1]的菩萨,在这里面,法身菩萨没有转世的问题,因为法身菩萨是不动本座而随方应化,所以法身菩萨是遍一切处化现的,所以真正的转世则是指肉身菩萨与发心菩萨。  肉身菩萨与发心菩萨的差异点...有不同于一般生命的意涵,所以才有所谓转世的概念出现,这转世的概念、不同的意涵主要在于愿力,这愿力是什么样的愿呢?就是菩萨的愿力。  经论中将菩萨道从大分上可分成几种,如五十二阶或发心、解行、圣住等。...

    慧 空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335460451.html
  • 道绰和迦才对弥勒净土与弥陀净土的比较及其伦理意义

    系统介绍:(一)退;(二)退;(三)证退;(四)行退。退者,中初五心,犹有退生邪见断善根等。后不然。退者,中前六心,犹得退败作二乘等。后不然。证退者,地已前诸凡夫,于前...区别:“据体大别,有其四种。何者?一、弥勒世尊为其天众转不退法轮,闻法生者获益,名为同。着乐无者,其数非一。又来虽生兜率,是退处。是故经云:‘三界无安,犹如火宅。’二、往生兜率,正得寿命四千岁...

    曹晓虎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1335564198.html
  • 构建当代佛教修学体系——对未来佛教健康发展的思考

    保持正念,入的修法。 阐释发心方面的课程是:④《华严经·普贤行愿品》。 阐释正见方面的课程是:⑤《八识规距颂学记》 ⑥《大乘经庄严论学记》。 辅助教材是①《注要道》——宗喀吧大师的心要 ...第五、教学方式灵活、生动、完善。①建立辅导员制度,四众弟子共同承担弘法使命,教学相长,而不是单纯依赖某一法师。②禅修小参时提供一对一的最适合此人、此时的实修指导。③社教中心举办的夏令营、禅修营运用歌舞...

    大愿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113067917.html
  • 信心及其修学

    佛法僧戒,这才得著没有丝毫疑惑的彻底的自信。   约一念净说,并不太难,难在净的成就。声闻到忍,菩萨到初住,这才净成就了。以前,如声闻的暖也有“小量”,但容易退失。如菩萨初住以前的,“...胜解相应,这是。二、“求”:这是本著可的真,而发为精进的修学。在从确立解而进求的过程中,愈接近目标,信心愈是不断的增胜。这是解行。三、“证”,或称“证净”。这是经实践而到达证实。过去的...

    印顺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0371069447.html
  • 海印三昧论

    印道有盘曲者。欲显一道随缘称机。应三乘行现差别故。以何义故五十六角共成印者。欲显地前四十心及与地等觉妙觉。如是五十二人等皆依一道而修四摄度众生故。五十二角表其五十二种人也。余四角者。表四摄也。中仰一道四摄法故。中信解一道四摄法故。中信行一道四摄行故。回向中解行俱圆而行一道四摄行故。地位中及等觉正证一道行四摄故。妙觉中究竟圆证一道根原。尽未来际以四摄法化众生故。云何颂...

    明皛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0402369595.html
  • 华严对净土之释义

    权,一乘是实,权  教乃佛之方便,实教才是第一义谛。  若按凡夫菩萨,是也。是散心众生,习大乘  法,学菩萨道。我们娑婆众生,多是障深业重,学习大乘,  因恶因缘多,进难退易。所以璎珞经云:...接往净土,横超法门,是易行道。学佛有素者,  应具此知见,不可忽略。  满后,入发心,才证不退,不退二乘,何况三途  ,以了见心性故;尚是主以自利,随  219页  缘化他,三贤菩萨,不修净土,...

    敬良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1213970868.html
  • 天台慧文禅师的禅观悟证

    千二百耳功德,八百鼻功德,千二百舌功德,八百身功德,千二百意功德。以是功德庄严,六根皆令清净。”智者大师将以上之行法配当于修行之行,立为别教五十二中之,依圆教而言,则为六即中第四之相似即。 ...。”在求法的过程中,曾经受学于大、小乘等多法师,但他的开悟,却是得法于印度的龙树菩萨。《摩诃止观》中,智者大师云:“文师用心,一依释论(即《大智度论》)。”也就是说:慧文大师所契悟的法,并非承自当时...

    心晧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5/06542181644.html